聚焦 陶瓷行业本土品牌国际化

筑宅客 人气:1.34W
1

张旗康:本土品牌国际化 落脚点要在本土

【张旗康】:海外上市、合资、国际合作始终坚持我的观点,前提是企业经营规范,拿得出国际认可的会计师认可的审计报告,也就是说,我们要做到这一点,就应该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,别人才敢跟你合作。

本土化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,仍然是以本土品牌为主,落脚点要在本土,要成为强势品牌的背后就是各方面的管理到位,基础要夯实,将品牌输出到全世界各个国家,不一定是生产企业,可以是流通领域的企业。例如到了印度,不一定找印度的陶瓷企业合作,我找印度专门做陶瓷经销的前五位合作,前提也必须要规范,报告也是经得住审计的,双方的合作也是建立在互相认同的基础上,也愿意推本土的品牌,例如蒙娜丽莎的品牌,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。

例如以沙特为例,我们找到沙特的代理商之前,蒙娜丽莎带沙特的商标还未拿下来,第一年做了一千万元,当我们做到三千万的时候,我们获得了第一个国际上的蒙娜丽莎的商标。如果一开始就有所在国的注册商标,谈判就不会这么艰苦,最后谈判的结果是,包装产品的背纹可以是蒙娜丽莎的商标,包装外商标的大小跟沙特经销商的商标是一致的,因此从3000万元做到7000万元,到了2008年底金融危机和2009年再次谈判也是艰难的,开始独立分销,也是由他们分销,有独立的沙特包装,有蒙娜丽莎的独立包装,都是英文和阿拉伯文,商标也是蒙娜丽莎的。这样做对我们有怎样的好处,整个销售额未下降,反而提升了。

接下来的谈判是,要求蒙娜丽莎的销售额每年要增加10%,因为在所有的网络中已经形成良好的口碑,当地的市民已经认同了我们的品牌。如果连商标注册全都未拿到,怎么谈本土品牌的国际化。一开始要取一个好名字,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是琅琅上口的。原来有一个樵东品牌,就是由汉语变成了英文,第一次做成的生意是400万元,当时是跟阿联酋合作的,当时对方是60多岁的老人家。第二次我从机场接他们去吃饭,他就提我们的品牌,说这个品牌无法认知,是否可以起一个名字,一接触就不会忘记,我就说叫蒙娜丽莎吧,他说好,我们下午就注册了,当时是在广东省工商局注册的,做到今天,同样的产品蒙娜丽莎是樵东、长城等几个品牌的总量,蒙娜丽莎更好宣传。

如果起的名字不好的话,如果要进行国际化就要思考这个问题。例如联想开始也是用汉语拼音的,但是推向国际市场是不行的,现在改成了英文的名字,这样才更加的适合国际化的推广。包括李东生原来的名字不是叫做TCL,为了国际化,才改成TCL的。如果这一点不注意的话是非常难的。虽然只是一个表现,关键的问题,本土的品牌在本土是否已经成为强势的品牌,例如在佛山区域是否是最强势的,别人一谈陶瓷就提到你,从政府层面和市民都提到你。

韩锋:本土品牌国际化有两个途径——先难后易和人才国际化

【韩锋】:本土品牌和国际化路径,从我以前的经历讲一下,路径有两个。我写过一篇文章,专门对此进行了分析,本土品牌如何国际化,有两种战略。

我在海尔的时候,走的是一种先难后易,先到美国、意大利建厂,这是一种竞争策略。华为在国内除了联想之外也是国际化的公司,国际化品牌的判断标准是1/3的销售额是来自于海外,才可以称之为国际化的品牌,基本上华为做到了。华为是先易后难,先在非洲、东南亚等不发达的地区做,竞争薄弱,不直接的跟国外很强的对手竞争,而且当初也无法竞争。自己是轻量级的对手,如果要跟泰森同台一定是溃不成军。

【张旗康】:你讲的路径是自己建立自己的渠道,自己力推自己的品牌,还有一个渠道,就是跟所在国的贸易伙伴合作,这也是一种思路。

【韩锋】:这种思路从我的切身经历来说能做一段生意,但是不可持续。中国本土的企业,要实现国际化,无论是家电、IT企业都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。最差也要懂西班牙语、意大利文,语言是第一,还要对海外的规则、市场、法律和人脉关系、风土人情都要有所了解,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多讲,我就讲一个简单的案例。

我无论在松下还是沃尔玛,他们是如何培养海外的人才,松下做中国市场的时候,未进来的时候,已经将人和员工派到北大、清华大学学两年或者是四年语言,而且是公司出钱,没有任何的任务,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语言,成为一名中国通,我在松下的时候感觉是明显的,为什么德国人做不到的,而日本人做得到了,日本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成功了,就是因为有中国化的人才,当时我的直接上级是日本人,但是中国话说的很好,而且对中国的历史比中国人还要了解,他在早会上引经据典,讲了中国古代的文化,下面的年轻人还不知道,因此这样的企业是成功的。

未来本土的企业,无论是蒙娜丽莎还是佛山品牌的企业,无论如何发展,都必须有人才支撑,依靠经销商的方法是受制于人的,而且是不长远的,因为经销商是有利益冲突的,而且无法直控。

海外人才是分三步走的,华为也是这样做的,自己派人到国外驻点,中高层是我的人,总部的思想才可以马上贯彻的。第二,在当地培养人才,高层是我的人,但是本地人才要慢慢的培养。第三,替代。松下就是这样的过程,最终只有中国总裁是日本人,其他的都是中国人,这样就实现了本地化,因为本地化的成本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满意度都是最好的,因此需要一个过程,可能需要5—10年,因此过程是需要时间的。2

张有卓:本土品牌国际化首先要专一 合作双方要互补

【张有卓】:走向国际化有几个要点,第一是专一,如果没有特色的话,我们是不会成功的。我就说日本和美国的差别。日本什么都做,松下的质量很好,而且什么都做,日本前十名的平均收益率不到1%,都是赔本的,就是没有特色。美国前500强的收益率达到5.5%,这就是比较专业。

中国的情况是,要有鲜明的个性,刚才张总谈到了,佛山陶瓷为什么走出去困难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“佛山陶瓷”是什么,中国可以说出很多的特色,景德镇就是艺术,不适合搞大规模的陶瓷生产,就是艺术陶瓷,唐山就是古瓷,宜兴就是古沙、佛山陶瓷就是石湾公仔,这就是鲜明的特色。

意大利为什么如此的厉害,就是工业设计,全世界大部分都是意大利设计的,日本多款汽车也是意大利设计的,德国是机械制造业,科隆的机械制造是非常厉害的。我们要走出去首先要有特色,如果企业没有特色的话,中国企业要防止日本病,日本什么都做的话,蒙娜丽莎已经是佛山陶瓷的骨干,如果没有特色的话,走出去是没有用的。

第二,走出去的话要形成互补,世界上合资公司成功的案例很少,为什么?因为文化不同,可以说是同异梦,很多人想的是自己的事情,很多的投资公司是希望快速的包装上市之后再分拆,问题不是帮助中国的企业发展,而是要快速的赚钱。我们要找战略性的合作伙伴,德国的大众坚持了这么多年,严谨的态度,坚持传统的制造业,做的又是机械制造业,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,陶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,就是因为机械制造业发展不起来,因为产业链未达到高度的集群,企业将上游的应付款当成自己的流动资金,尽量的压价和尽量的拖欠,上游的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起来。因此需要金融参与其中,金融提供买方和卖方信贷,各得其所,我们要支持,而不是尽量的压低,否则提供的设备就是三流的。因此跟国外的合作,绝对是需要互补的。

中国跟国外合作的过程中,有一部分产品到国外,一部分回到国内。只有互补的产品才是可以的,我们在营销和品牌方面都需要互补。多年来有很多企业做的不错的,但是程序是不完善的,我们的工艺是不稳定的,原料也不能标准化,因此烧制过程中烧出来的颜色是五花八门的,同一品种怎么色差如此的大,品牌就应该包括全过程,我们需要的是可以互补的。文化要相通,大家是战略合作的,如果找准的话,就相当于婚姻一样,非常的了不得的。